解放毛泽东提名的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被外国人印在钞票上【新闻】

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历经艰苦磨难,是中国人为自己争一口气的奋斗历程。

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打到谈判桌前。

这是朝鲜人民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热烈场面(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吕厚民 摄

这场立国之战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设争取了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当时的新中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加快经济发展、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

毛泽东感慨: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憋着一股劲的中国人下定决心迎难而上。

1953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应运而生。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建造的156个建设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重工业能源原材料、机器制造等基础工业项目。

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工业基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652厂),正是156个建设项目之一。

孟少农担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前身六五二厂)的副厂长,前往莫斯科参加长春汽车厂设计工作,并以汽车工业筹备组副主任的名义,代表重工业部在莫斯科批准该厂的技术设计及施工样详图。

建设一座汽车厂,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件大事。但是,旧中国留下来的工业起点比较低,寻找一处合适的地点非常困难。

苏联专家和国内的专家综合气候、地形、地质、水文、交通运输、资源、动力、城市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工业和农业基础、生产及基建材料来源等考虑,决定长春孟家屯车站对面、铁路以北地区兴建。

1953年6月下旬,周恩来总理向毛泽东主席报告了汽车厂即将动工兴建的消息,毛主席听到这一消息很高兴,挥毫写下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十一个遒劲有力的字。

当年,为制造新中国第一辆汽车,技术人员自制的汽车零件就有2335种,各种工装非标图纸达十多万张,其中的描图员就有一百多人。

十二辆自产汽车缓缓驶下装配线,毛泽东写下雄浑有力的“解放”二字。

在下线仪式上,作为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负责人之一的孟少农也带着女儿孟运参加了下线仪式。

1956年7月13日,汽车厂建厂三周年的前两天,第一辆汽车诞生了。从此,新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

在北京汽车博物馆五层的中华动力展区,有一辆我国自主研发的解放牌载货汽车,它是第一批下线的解放牌载货汽车,还参加了1956年的国庆阅兵式。

这辆解放CA10是以苏联吉斯150为蓝本制造的。到1986年9月29日停产,一共生产了1281502辆。

解放牌汽车在30多年里几乎跑遍了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担负起中国经济建设的运输重任。

作者/视频制作:蒋华 陈艾迪 姜强 徐涛 侯洁英 尚鹏

图片: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华网

责编:小林

网编:宋莹

上汽大通新途V80

G70

新途V70

本文地址:http://cj.cj8808.cn/723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西宁等多地汽车站公告这些班线恢复运行【新闻】
下一篇: 让人赞不绝口的晋中市平遥永隆漆艺【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