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5时28分,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发射升空,将为今年年底发射的嫦娥四号月背着陆探测器提供中继通讯服务。此外,“鹊桥”还携带激光角反射器,将进行地月激光测距试验,承担“天琴计划”的先导性研究工作。
据了解,进入使命轨道后,“鹊桥”将尝试开展人类历史上距离最远的激光测距试验。激光测距试验是通过激光对星地距离进行科学测量。其原理是将高度同向性脉冲激光束射向放置在卫星表面的角反射镜,通过发送、接收时间差计算出星地距离。目前人类历史上最远距离的激光测距试验,是月球激光测距。1969年阿波罗11号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套激光测距反射镜阵列,此后美国、法国、日本以及中国等先后完成了该试验。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不多,毕竟想在38万公里以外的月面上找到并瞄准小小的激光反射镜,难如大海捞针。如果“鹊桥”卫星激光测距试验成功,将是空间飞行器测定轨技术的一大飞跃。
据悉,华中科技大学罗俊院士团队2015年便开始布局研制激光角反射器,“鹊桥”搭载的这一装置将为未来在空间探测引力波的“天琴计划”做先导性研究工作。
据介绍,该项目将实现国际首次超过地月距离下的纯反射式激光测距,这是“天琴计划”实施路线图“0123计划”中的第一步,即“0”计划中的一部分,目的是发展月球和深空卫星激光测距技术,为后期“天琴”卫星的精密定轨提供技术验证和储备。
本文地址:http://cj.cj8808.cn/3180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