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香港交易所发布2022年财报公布时间和香港交易所发布2022年财报公布时间表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哪里可以查香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腾讯盘中暴跌10%,市值跌破5万亿港元的背后发生了啥三一集团电芯公司怎么样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
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尽管财报数据不容乐观,但俞敏洪却对新东方的业务表达了信心。新东方也在积极探索各种新商机,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
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14月26日,中国民办教育服务供应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东方”)(纽交所:EDU;港交所:9901)公布其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未经审核综合业绩。
财报显示,新东方2022财年第三季度的净营收同比下跌48.4%至6.1亿美元,其中来自教育计划及服务的净营收为5.1亿美元,同比下跌54.1%。下跌的主要原因为终止K-9学科课后辅导业务所带来的影响。
本季度新东方经营亏损为1.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亿美元经营利润;Non-GAAP经营亏损为1.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2亿美元Non-GAAP经营利润;经营利润率为-23.0%,而上一财政年度同期的经营利润率为8.5%;本季度的Non-GAAP经营利润率(不含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18.1%,而上一财政年度同期的Non-GAAP经营利润率为9.7%。
财报显示,三季度新东方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5亿美元净利润;本季度Non-GAAP新东方股东应占净亏损为0.9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6亿美元盈利;Non-GAAP新东方股东应占每ADS基本和摊薄亏损分别为0.56美元和0.56美元。
本季度的经营成本及开支为7.6亿美元,同比下降30.6%;Non-GAAP经营成本及开支(不含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7.3亿美元,同比下降32.5%。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过去两个财政季度的重组导致设施和员工人数有所减少。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新东方学校及学习中心的总数为847间,与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的1625间相比减少了778间,与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的1669间相比减少了822间。
新东方董事会执行主席俞敏洪表示,尽管公司正处于业务重组阶段,但新业务和举措呈现积极和良好的增长势头。此外,在本财年的前九个月,新东方剩余主要业务——出国考试准备和出国咨询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5%,而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同比攀升约59%。
同时,新东方也在积极探索各种新商机,包括非学术类辅导、智能学习系统及设备、游学与研学营、教材和数字化智能学习解决方案,以及专升本考试准备。他表示,虽然这些新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利用新东方从多年经营历史中积累的品牌知名度和教育资源,预计上述的新业务能从下个财政年度起为集团的总收入带来具意义的贡献。”
新东方首席执行官周成刚表示:“在过去两个财政季度,我们已大致完成业务和运营重组以配合政策。我们的纯线上教育平台新东方在线(Koolearn.com)会持续拓展针对成人和大学生的在线教育服务,并积极在直播电商、企业合作、智能学习创新等新领域寻求商机。”
2021年12月28日晚间,俞敏洪与新东方在线CEO孙东旭分别在俞敏洪个人抖音直播间与东方甄选直播间带货销售农产品。据第三方直播数据统计平台灰豚数据统计,俞敏洪此次农产品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到182万人次,订单总量达到5.7万,音浪(打赏)收入在10万元-50万元之间,销售额为481万元。
此次直播完成后,俞敏洪表示农产品类商品将主要由新东方的直播带货新平台“东方甄选”专卖。抖音信息显示,东方甄选主体是东方优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而后者是新东方在线100%控股的企业。
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新东方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4.7亿美元。此外,公司的定期存款为9.2亿美元,短期投资金额为20.3亿美元。
新东方的.递延收入结馀(即是从注册学生收取的课程现金,并在交付有关服务时按比例确认为收入)在2022财年第三季度末为9.7亿美元,与2021财年第三季度末的18.7亿美元递延收入相比减少了47.9%,下跌的主要原因为配合中国政府的政策而终止K-9学科课后辅导业务所带来的影响。
2022年4月26日,俞敏洪在公众号更新周记《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俞敏洪称,其个人日常依然是每天到新东方上班,未来一段时间将不断动态调整工作方向和经营方针。他表示,“信心最重要,哪怕是盲目的信心,也比没有信心要强。”
另外,俞敏洪在文章中透露,“新东方上都首府酒店”开始对外营业,该酒店是新东方三年前买的一家四星酒店,之前主要用来培训新东方内部老师与管理者,原本不对外,后来新东方业务压缩,该酒店便开始接客了。
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24月26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新东方”,09901.HK)在港交所披露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报告期内,新东方总营收为6.141亿美元,去年同期总营收约为11.905亿美元,同比下跌48.4%。
财报中,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称,尽管公司正处于业务重组阶段,但是剩余主要业务持续做好,前景明朗。“新业务和举措都亦呈现积极和良好的增长势头。”
“由盈转亏”主要受K9业务影响
细分数据显示,三季度,新东方来自教育计划及服务的总营收为5.1亿美元,同比下跌54.1%。下跌的主要原因为政策而终止K-9学科课后辅导业务所带来的影响。
从净利润数据来看,三季度新东方经营亏损为1.41亿美元,上年同期经营利润为1.01亿美元,同比由盈转亏,跌239.1%;新东方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1.51亿美元,同比跌180.9%;股东应占每ADS基本和摊薄亏损分别为0.72美元和0.72美元。
从开支和成本数据来看,三季度新东方的经营成本及开支为7.6亿美元,同比下降30.6%;经营成本及开支(不含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7.3亿美元,同比下降32.5%。下降的主要原因为过去两个财政季度的重组导致设施和员工人数有所减少。
尽管财报数据不容乐观,但俞敏洪却对新东方的业务表达了信心。
他表示,在本财年的首9个月里,公司剩余的主要业务:出国考试准备和出国咨询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5%,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同比上升约59%。
同时,新东方也在积极探索各种新商机,包括非学术类辅导、智能学习系统及设备、游学与研学营、教材和数字化智能学习解决方案,以及专升本考试准备。“虽然这些新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深信它们会为公司带来光明未来。我们预计新业务能从下个财政年度起为总收入带来贡献。”俞敏洪表示。
而新东方执行总裁兼CFO杨志辉则表示,新东方在重组过程中一直维持稳健的现金周转状况。截至本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金额约为44亿美元。
“上半年,公司因关停学习中心涉及的租约终止和裁员产生多项一次性支出,但我们认为重组造成的损失只是暂时性的。”杨志辉表示,他对所有目前主要业务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及新举措的增长和盈利潜力充满信心,并称新东方管理团队将继续努力寻求盈利增长。
俞敏洪发文称“盲目的信心也比没有信心要强”
财报发布当天,俞敏洪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谈到了新东方的工作,他表示,因为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未来的一段时间都要不断动态调整工作方向和经营方针了。
他还提到,“新东方上都首府酒店”开始对外营业,该酒店是新东方三年前买的一家四星酒店,之前主要用来培训新东方内部老师与管理者,原本不对外,后来新东方业务压缩,该酒店便开始接客了。
新东方正处于剧烈的业务转型期。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新东方学校及学习中心的总数为847间,与截至2021年2月28日止的1625间相比减少了778间,与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的1669间相比减少了822间。
新东方CEO周成刚表示,已大致完成公司业务和运营重组来配合政策。“展望未来,将持续开发及进一步加强OMO平台,并致力在剩余的重点业务和新举措中运用教育基建和技术,为各个年龄层的学生提供更先进及多元化的教育服务。”
公司旗下在线教育平台新东方在线(Koolearn.com)会持续拓展针对成人和大学生的在线教育服务,并积极在直播电商、企业合作、智能学习创新等新领域寻求商机。
新东方公布三季度财报,营收下滑近半3“双减”转型的阵痛正在被新东方消化。
截至今年2月底的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2财年前9个月(即从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底),新东方公布的净营收为25.812亿美元,约1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8%。2022财年前9个月归属于新东方股东的净亏损为9.984亿美元,约亏损65亿元人民币,而上一财年同期的收入为3.799亿美元,约赚25亿元人民币。
"双减"政策发布后,K9(幼儿园至初中)学科教育受到严格监管,新东方已从今年起正式结束K9学科培训业务。今年2月,高中教培也被监管部门叫停。目前,新东方在线已经完全没有涉及K12学科的科目,涉及学科教育为大学阶段的英语四六级及考研相关内容。
一个时代的落幕,新东方半数门店关停,大量教培人员转行。财报数据显示,截止今年2月底,新东方学校及学习中心总数847间,较2021年5月底1669间相比,减少了822间。新东方高管则在电话会上指出,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将会降到约600间。
业务缩减、利润下滑伴随的是股价下跌和市值缩水。目前,新东方在香港和美国有3家上市公司,港股新东方和新东方在线市值分别为133亿港元、32亿港元;中概股新东方市值18亿美元,合117亿元人民币。
公司股价较一年前大缩水:以美股新东方为例,目前10.40美元的价格较一年前高点已经缩水95%。
新东方中概股股价一路走低,能否依据交易所要求而继续留在美股市场,成为新东方最近的一道压力测试题。
今年4月,新东方股价跌破1美元,为避免收到退市警告,新东方美股股票10股合为1股,每股股价也变为之前的10倍。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写到,“10股并成了1股,这样表面上新东方的股价会显得好看一点,但实际价值并没有什么改变。”
4月26日,俞敏洪则在微信公众号上以《让我们期待明天会更好》刊文表示,
“我的日常,依然是每天到新东方上班。因为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未来的一段时间都要和大家紧密沟通,不断动态调整工作方向和经营方针了。好在大家做事情的心气还在,对未来还有着乐观的期待。此时此刻,团队的信心是最重要的。我能做的,就是把信心给大家。哪怕是盲目的信心,也比没有信心要强。”
业务积极调整转型
教培中心改酒店
这家教培龙头转型阵痛并不意外,能否找到增长的方向十分重要。最新财季,新东方续亏1.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亿元。新东方指出,关停门店及裁员等一次性减值主要发生在上半财年(2022年11月前),最新财季的亏损主要是开展新业务和投入导致,新东方高管也对2023财年扭亏为盈充满信心。
成人教育业务以及素质类业务的收入仍有望成为公司未来营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2022财年的前九个月,新东方剩余主要业务——出国考试准备和出国咨询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15%,而针对成人及大学生的国内考试准备业务同比攀升约59%。
近日新东方仍在积极布局主营业务:4月22日,新东方宣布发布全新商务英语产品,董事长俞敏洪在致辞环节中解释,对于成人英语培训的相关细分领域,未来仍然会看重:
“新东方最初就是靠培训大学生出国和英语学习起家,现在又回到了这条业务主线上,此次商务英语产品的发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回归,希望以后能让该项业务焕发新的生机。”同一天,新东方还宣布与ETS在商务英语领域展开全新合作,并联合发布托业考试产品。
4月25日晚间,新东方国际教育在线上发布了混合式学习的平台"融慧课堂"。该平台将线上与线下学习彻底融合,通过凝练的学习内容、生动的呈现形式和趣味性交互体验以及大数据驱动的学情反馈、定制化习题推送和教师1对1诊断式教学等。
除了在留学、大学教育等主营业务以外,新东方还上线农产品直播带货平台东方甄选,新成立公司悄然布局芯片周边,酒店业务也成为新东方的经营范围。
俞敏洪今日透露,新东方三年前买一处酒店,叫“新东方上都首府酒店”,原本用来培训内部老师和管理者。他表示:“这个地方原来是不对外的,后来新东方业务压缩了,就开始接待散客了。
因为环境还可以,冬奥会之前被相关部门看上了,成为冬奥会专用酒店,接待冬奥会服务人员等。上周我们对内部员工进行了表彰活动,感谢他们在宾馆坚守六十多天,为冬奥会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现在宾馆已经解封,继续对外营业。北京的朋友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哪里可以查香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在联交所上市公司查。
“香港交易所”网站主页上,左下方“相关链接”里第一项的“披露易”中,可以查到各上市企业公告及报表等资料。链接:http://www.hkex.com.hk/chi/index_c.htm补充:香港规定文字是繁体或英文,不使用简体文字。
财务报表在哪里查?
【1】媒体:目前我国证监会指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七报一刊,分别是证券市场周刊、中国日报、中国改革报、经济日报、金融时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媒体的纸质刊物、官方网站或手机APP等进行查看。
【2】公司官网:多数上市公司官网的最上方或是最下方,通常都会有一个叫做投资者关系的栏目,这个栏目里面一般就可以查找到公司的公告。
【3】交易所网站:在上海证券交所或者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官网,可以看到上市公司预披露财报的时间及下载得到已经披露的财报资料。我们打开披露页面,查询上市公司信息,选择定期报告就可以看到财报的相关选项。
【4】其他网站: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中证网、中国证券网、证券时报网、中国资本证券网,都可以查询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公告。
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都能通过这三大报表反映出来,所以说,学习分析财务报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我们投资的经济损失,避免“踩雷”情况。
香港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一般在联交所上市公司年度业绩报告和半年度业绩报告中体现。如果投资者需要了解该信息,那么查询年度业绩报告和半年度业绩报告即可。通常,联交所上市公司在发布年报前,会预先披露全年业绩公告(属于公告及通告的一类)。投资者较关注的公司主要经营状况、财务数据均会在全年业绩公告中有所体现。提示投资者注意,联交所上市公司的会计年度不是统一的公历年的1月1日-12月31日,而是连续的12个月。
因此,联交所上市公司年度业绩报告公布的时间为各公司会计年度结束后的3个月内。具体公告时间,投资者需及时留意“披露易”。
腾讯盘中暴跌10%,市值跌破5万亿港元的背后发生了啥美国政府公布了一项政令,45天后禁止美国任何公司与字节跳动进行业务来玩,如果仍有美国公司与自己跳动合作的话,将会受到美国的制裁,同时美国还发布了一条政令,针对腾讯,导致腾讯当日股票下跌10%,四指跌破万亿港元。在前几日美国召开听证会的时候,扎克伯格就像美国政府反映,中国企业有窃取美国的高科技技术,因为facebook旗下的短视频和今日头条的短视频TikTok一直处于竞争中,但是facebook的短视频处于落后的状态,所以扎克伯格向美国政府建议打压中国互联网公司,如果任其发展的话,那么美国很多的大企业都将会被吞并。
中国企业一直遵守美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任何的商业活动都是在美国政府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占据全世界的半壁江山,美国很多公司都处于下风,所以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来禁止中国公司在美国营业,而且美国元首特朗普还公开表示,收购TikTok的公司必须要上交一部分资金给美国联邦政府,因为这是在政府的操纵之下,美国的企业才能对TikTok进行收购,这些赤裸裸的手段,分明是想瓜分中国的互联网企业。
中国很多高科技公司都受到了美国的抵制,例如360、华为等高科技公司,美国之所以采取这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其主要原因就是害怕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美国之前一直是高科技的代名词,但是中国在新能源、5G、互联网应用方面已经弯道超车,中国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保护我们中国企业在国外发展不受到外国政府的影响。阿里巴巴和腾讯作为中国企业的领头羊,不仅才国内取得不错的发展,在国外也深受市民的喜爱,我相信我们中国企业会越来越强。
三一集团电芯公司怎么样近日,由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集团参与投资的三一锂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锂能”正式成立。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业务将包括电池制造、销售、租赁、储能等。而此前不久,老牌服装企业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豆股份”,600400.SH)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红日风能拟在内蒙古建设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
不仅仅是三一集团和红豆股份,8月宣布新进军锂电赛道的,还包括国内农药头部企业福华通达,其投资约220亿元的先进材料产业园日前在四川乐山开工,项目中包括建设60万吨锂电电解液,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锂电留给新玩家的空间有多大?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由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源源不断地释放着需求,目前锂电仍是一个增量而非存量的市场。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对企业的产能和生产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锂电行业的“马太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出现。
三一集团:电动化铺路
8月初,三一锂能在湖南长沙成立,这意味着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巨头三一集团正式进军锂电行业。
天眼查的资料显示,新成立的三一锂能的股东有11人。其中,三一集团直接持有其15%股份,通过两家下属公司持有另外34.9%的股份,为三一锂能的最大股东。梁在中持股比例约33.6%,是三一锂能的第二大股东。梁在中是三一集团主要创始人梁稳根之子,现年38岁,还担任三一集团董事及高级副总裁。
现任三一重工(600031.SH)董事、高级副总裁,三一集团董事的易小刚,则是三一锂能的法人代表。
公司受益所有人显示,梁在中最终受益股份为33.649%,梁稳根最终受益股份为28.287%。
据三一集团网站介绍,三一集团主业是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旗下包括三一重工、三一国际、三一重能三家上市子公司,主要产品为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筑路机械、桩工机械、风电设备、港口机械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三一挖掘机的销量超过10万台,其中国内销售近7.8万台,海外销售超过2.2万台,自2011年起,三一重工挖掘机连续10年全国销量第一,2020年销量居全球第一。
就在上个月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年度“50家聪明公司(TR50)”中,三一重工作为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上榜企业,引人瞩目。据了解,从去年开始,三一集团开始在电动化方向集中发力。其中,三一重工对电芯、电驱桥技术、充换电站、燃料电池系统及控制技术进行了布局,并密集推出20款电动化产品,包括全球首款38吨级量产化电动大型挖掘机及首款SY215电动中型挖掘机产品。
2022年5月20日,三一集团正式发布了换电站产品,首批换电站分别在四川成都、山东淄博、湖北鄂州三地正式投入运营,单车换电仅仅需要1.9分钟。三一换电站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团队致力于打造站、车、电池、换电运营为一体的一站式补能解决方案,下半年将陆续发布更多的换电产品。
然而,在这些光鲜的背后,三一集团仍然面临着主营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的困境。
三一重工的年报显示,2021年,三一重工归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0.33亿元,同比下降22.04%,遭遇六年来净利润首次下滑,同时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11.29%。而公司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亿元-3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下降71亿元—79亿元,同比下降70.22%-78.16%。
对此,三一重工称,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仍处于下行调整期,叠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新冠疫情反复、工程有效开工率不足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减少,造成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较大。
红豆股份:跨界何太急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相较于三一集团,服装企业红豆股份进入锂电,则多少显得有些匆忙。
7月,红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无锡红日风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日风能”)拟与成都超壹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超壹动力”)、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签订协议书,投资设立项目公司,在集宁区白海子片区建设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制造项目。根据框架协议约定,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8亿元,二期投资7亿元。
项目公司拟定注册资本3亿元,其中红日风能认缴出资2.7亿元,持股比例90%,成都超壹动力认缴出资3000万元,持股比例10%。项目计划于2022年8月份开工建设,于2023年投产;二期工程将于2024年全部完工。红豆股份表示,锂电池项目完工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而就在红豆股份发出公告的第二天,上海交易所向其发出问询函,对这笔投资提出了质疑。
上交所要求红豆股份说明解释的问题包括:公司在资金、人才和业务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展新业务的原因和主要考虑;公司项目建设、生产制造的技术储备来源;公司目前的技术人员储备情况、相关人员的任职经验等。
此外,上交所还要求红豆股份说明预测45亿元收入的依据及合理性,列示相关项目建设的具体时间规划,补充披露超壹动力财务数据情况等。
在红豆股份一周后给予上交所的回复中,其坦言,公司控股子公司红日风能目前尚不具备固态锂电池相关的研发、技术人员,本次投资项目的主要技术和专利来源于合作方超壹动力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性保控制的公司或其参股的公司。
并且红日风能尚未与上述各方就未来技术或专利的使用安排进行商谈及签署明确的协议。
天眼查APP资料显示,红日风能成立于2022年5月6日,其经营范围为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等。而成都超壹动力成立于2022年2月,公司目前掌握的锂电池相关技术专利有14项,其中7项专利授权有效。
而在8月4日的最新公告中,红豆股份进一步表示,“3GW大功率固态锂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拟使用的相关专利目前仅处于试验性阶段,尚未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最终产品能否成功进行商业应用存在不确定性。此外,红日风能成立时间较短,目前尚无电力工程总承包资质。
为何如此急迫跨界?可以看到,跟三一集团类似,红豆也深陷主营业务利润的陡然下降的困局。
据红豆股份2021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23.42亿元,同比下降1.7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97.31万元,同比下降46.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820.8万元,同比下降46.87%。公司2022年一季报显示,其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1.0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8.98%。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纺织服装企业主业受困,主要由于疫情冲击导致业务增长受限,为了快速改善“造血”问题,必须发展主营业务之外的新增长点。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红豆股份,近年宣布进入锂电的服装企业还有孚日股份、江苏阳光、欣龙控股、康隆达、中银绒业等,其涉足的领域包括锂矿、电池正负极材料、电池电解液等项目。
锂电行业:蓝海依旧?
锂电行业留给新入局者的空间有多大?
以行业下游的动力电池产业为例,一方面,市场需求确实在持续增长。全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8.6万辆,同比增长117.3%。1-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73.3万辆,同比增长121.5%。
而另一方面,行业的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4.2GWh,同比增长114.2%。装车量前十名的企业占据了市场95.95%的份额,前三名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占据了市场78.49%的份额。而龙头宁德时代的市场占比为47.19%,第十名塔菲尔新能源的占比已经仅为0.84%。
在国内锂业巨头赣锋锂业首席分析师何伟言看来,锂电行业目前仍然是蓝海。“马太效应还没有出现,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迅速,饼越来越大。这不是一个存量博弈、而是一个增量市场。”在近日的一次锂电行业内部交流会中,何伟言说。
不仅如此,行业中很多技术路线也没有完全确定。“例如上游的提锂,黏土提锂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国内的盐湖提锂也还在逐渐发展起来,这些都是新的机会。又比如动力电池,电池的最终路线是什么,现在也都不能确定,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未来都有很多机会。”何伟言说,“不是说现在的老大就会一直是老大,行业未来还会有很多后来居上者。”
不过,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国轩高科的项目发展部总经理王安则认为,行业是否有马太效应,要看细分板块,“分子分母都在迅速扩大。从整个产业链来看,越复杂的领域越不容易进入,像电池隔膜,已经没有多少企业能够再进来。但是矿不一样,锂矿开采的利润率太高,所以新入的企业还会很多。”
而对动力电池而言,经过前期的积累,产业已经上了快车道,到了拼产能规模、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阶段。“电池是一个高科技行业,客户需要稳定的供货和快速放量时的供应保障。例如一家汽车厂商今年需要5GWh的电池,但是汽车突然爆款,下一年需要10GWh,如果电池供应商的产能跟不上,客户只能换第二家供应商。”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个行业已经具备了马太效应。”在这次内部交流会中,王安说。
那么,对于新入局者而言,如何能在锂电行业立足?业内人士认为,关键还是要看技术和成本控制。
“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何伟言说,“多年建设经验、工艺设计的沉淀,是上游最大的门槛。这不是说资金不重要。在整个行业融资环境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买矿很容易,但是如果没有经验和技术储备,买完了怎么办?我们看到过在国外的一些锂矿项目,买下后爬了五年的坡都没有爬上来。”
一个行业必然会有上行的期间,而当行业下行时,活下来的就是成本低的企业。据何伟言介绍,在2019年锂价低迷时,很多锂矿企业“死在了黎明之前。”而王安则坦言,“怎么样保证产品的原料供应,平滑利润防范风险,怎么样扩大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对于锂电企业而言,这都是事关未来生死的问题。”
关于香港交易所发布2022年财报公布时间和香港交易所发布2022年财报公布时间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地址:http://cj.cj8808.cn/145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