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阿里nft交易平台叫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阿里巴巴nft交易平台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交易所需要什么资质国内NFT数藏暴力利益让人疯狂,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腾讯和阿里的nft都不能个人交易国内数字藏品与国外NFT有什么区别交易所需要什么资质最近在国内各种政策法规的打击下,除了利用区块链技术防伪等利用价值较低的区块链行业外,以往传统的虚拟货币交易所、挖矿、发币等的区块链行业都已经被打上了违法甚至犯罪的标签。不过,自从NFT的概念被提出来后,就有人说NFT是合法的,不然为什么这两天就连阿里、腾讯这样的巨无霸都开始布局NFT交易板块了。但真的是这样的吗?郭律师今天就带你来看NFT是否合法,以及NFT交易所合法化的必经之路。
首先,要说明一点:郭律师所说的NFT,指的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同质化代币,也就是哪些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等特点的虚拟货币。而非某些平台中流通的那个名字就叫“NFT”的空气币,这两种东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
NFT
合法吗?
NFT合不合法,其实和虚拟货币合不合法的答案是一样,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郭律师再重申一遍,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除了那些用于传销、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的空气币是没有价值的犯罪工具外,正常的虚拟货币都属于虚拟财产的范畴,是受《民法典》保护的合法的个人财产。
二、
NFT
交易所合法吗?
虽然早在2017年《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发布之后,火币等虚拟货币交易所就已经被明确定义为是违法的了。但NFT交易所却真的算是“漏网之鱼”了,不然阿里和腾讯也不会贸然进入了。因为,NFT交易所,
在取得相关许可备案的情况下,确实是合法的。
但这里也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合规的NFT交易平台虽然是合法的,但基于F·NFT技术等将NFT代币均分的交易平台。则有很大概率是违法的。
三、合法的
NFT
交易所应当取得的三类资质
目前市面上的NFT交易所大致分为了三种,第一种是以拍卖方式促成交易的交易所;第二种则是以定价交易的方式进行B2C售卖的;第三种则是像某宝一样进行C2C的交易撮合平台。
1、只要是从事区块链相关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根据《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规定,都应当通过国家网信办的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管理系统进行备案。
2、凡是通过网络来提供服务的NFT交易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都应当进行ICP的备案和许可。注意,这里不光是要进行ICP备案哦,还要拿到ICP的许可。小知识:ICP备案就像是网站的身份证,而ICP许可证就像是网站的营业执照。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ICP许可制;而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ICP备案制。
3、从NFT的实践来看,无论如何其都具有一定的类金融属性的产物。因此,NFT的交易所也应当取得一定的金融营业许可。根据交易所性质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以拍卖形式存在的交易所,以拍卖的形式促成NFT交易的,自然需要拍卖相关的许可;第二类以B2C定价交易的方式进行售卖的,可以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虚拟商品的销售,但以电子商务形式进行销售的必须是平台先行买断NFT后再进行售卖;第三类是以C2C的形式进行的,C2C的经营是风险最大的一种,不过郭律师认为可以在取得典当经营许可后,通过“典当”的形式以“绝当物”的方式进行销售。
说道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郭律师提到的上述三类都是需要花费高额成本取得相关经营许可后才能进行的呢?这就要说到成立交易所最致命的一点了。
4、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的规定:为规范交易场所名称,凡使用“交易所”字样的交易场所,除经国务院或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批准的外,必须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前,应征求联席会议意见。未按上述规定批准设立或违反上述规定在名称中使用“交易所”字样的交易场所,工商部门不得为其办理工商登记。因此,如果你想成立NFT的交易所,就必须报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或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批准。而目前没有一家NFT交易所是过审的,也就是说目前任何一家NFT交易平台,如果使用了“交易所”的字样,都是违法的。所以,你说叫个“拍卖行”、“电子商城”、“典当行”他不香吗?
最最最后,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不能直接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进行交易呢?郭律师认为,如果采取线上的方式进行交易,高频的交易,往往很难逃过OTC等方面的监管,一旦被监管机构察觉,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进行了实质上的连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等行为,从而被误认为是犯罪行为。但如果是在线下采取协议交易的方式来进行交易,显然是不符合NFT交易所成立的目的和交易习惯的,即使真的要通过协议交易的方式来进行交易的,也应当缜密设计所有的交易环节,尽量做到合法合规的经营。
最后,想说:NFT作为区块链行业目前为数不多的一扇合法窗口,希望相关从业者们抓住机会的同时,也千万不要忽视其中的风险,且行且珍惜。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对你有用的话,不妨长按点赞键再走吧,一定要长按哦。
国内NFT数藏暴力利益让人疯狂,它到底是什么我也玩了很久了,闲来无事,想开一个感受帖,聊一下国内数藏的事情,大家最想问的莫过于他是不是在割韭菜? 个人认为里面肯定在割韭菜,大家都说赚钱,很少听见说赔钱,那到底谁亏?谁在买单?
先和大家说一下,数字藏品是根据国外的NFT演化而来,NFT基本和区块链挂钩,大家只关心它能不能让我赚到钱,忽视了它对其他应用作出的贡献,比如金融机构,慈善捐助管理的透明化等。言归正题,NFT它到底是个啥东西?我打个最简单的故事,假如,你购买了一个NFT的艺术品,比如说一张JPG图像,你不会害怕它是赝品或者是复制品,因为你对它保留所有权,已经写在了NFT的底层区块链上,NFT所有权的更迭都会在区块链上公开,透明,无法更改,它好比是能给你数字资产提供一个身份证明,它只属于你一个人。
NFT的交易方式在国内是被严令禁止的,所以目前国内数字藏品它应该被准确的成为NFR,被资本洗白了,符合国内的法规,我认识很多玩币圈的,刚开始根本就看不上国内的数字圈,没成想能一跃而起大有鲤鱼跳龙门的姿态。我觉得它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年龄段和价格。其一,我问过很多人,平均年龄都在18-25岁。其二,门槛的价格实在是过于低,一般发行十几块几十块的数字藏品都能在加价后买到成百上千块钱,可以说是百倍也是比较容易的。打比方原价39元的2022年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在拍卖平台上的标价高达314.9万,结果第二天,蚂蚁链就紧急向外发布个声明,叫停价格不要继续炒作。再比如唯一的盲盒199,能炒到1W多,幻藏要出合成,昨天的奶龙直冲1.2W以上等。(结尾会发上昨天的收益图)
看来它真的能让人赚钱对吧?物来顺应,它可以急速的拉开贫富差距,这对于刚刚成年的人是无法抵挡的一块奶酪,拿我自己来说,作为90后,见过炒股票的,炒比特币的,在到数藏,可以说数藏确实是投资小,快进快出短期回报率高的物品,这就是它的魅力,大家会根据各大平台的邀新政策不断的拉取人头进军这个行业,美名其曰:赚钱。这种裂变方式比最开始的拼夕夕还拼夕夕,毕竟一个是真的给,一个是超小几率发放,甚至直接给好运福包来敷衍。
如果你看到这里,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想去试一试,那我劝你,年轻人不妨大胆一些,你现在不去给别人当韭菜,晚了就没机会啦。数藏我见过有让那些大学生担保群主一年来收入1300万,500万的都有,见过后续来的人日夜不眠不休的注册了80多个平台,看见一个抽奖活动就点进去,平台发新品就花钱买,投资了几万下去,以为自己明天就能变土豪,结果平台跑路的,或者买了以后原价都卖不出去的,或者运气爆棚,抢到某大台的,因为不知道价格,随便挂上去被顺秒,掐着大腿直喊少赚了几千块,又后者在某鱼交易,货给了别人,对方却点了退货,最后判对方胜利,赔了夫人又折兵。实在是太精彩了。
这个时候你想入进来,一定要明白数字藏品仍然存在版权问题,除了阿里拍卖那种明确了持有者拥有一定的版权外,其他平台都对版权进行了保留,用户拿到手里仅仅是一个藏品,平台都需要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可以使用银行卡、微信或支付宝进行数字藏品的购买,有的平台还允许玩家加价出售。在链的选择上联盟链公链都有,腾讯阿里普遍使用的是联盟链,而其他数字藏品平台则显得比较“大胆”,比如使用polygon等公链作为发行的区块链,当然无一例外,不管是联盟链还是公链,用户都无法获取私钥,而数字藏品的真正掌控权还是在平台手里。
不是所有平台都是安全的,这就和加密交易所一样,主要还得看国内发展情况和政策趋势,另外目前对数字藏品销售平台来说,投资者还是要去寻找有实力的平台,对于知名度不高的平台尽量避免。由于用户是没有私钥的,如果后期平台被迫关闭,那么用户也就一无所有,因此选择国内大平台比较重要。如阿里拍卖(90天转赠),支付宝的鲸探(180天后可转赠),腾讯的幻核(贵,暂未开放转赠和交易),唯一艺术,优版权等
我身边的赔钱的少只是因为我们进来的早,现在太多山寨平台迎风而起,随便在网上找些不知名的画家,弄点潮流的头像就开始挂售19.9,亦或者根据某IP的动漫人物,作出相似的蹭热度行为,更可怕的是有一些明显P出来的四不像,随便写个故事编纂,打造出来独立的IP来进行圈钱行为。正是因为它的低投资才会被这些平台一次钻了空子,最后国内鱼龙混杂对数字藏品的探索劝解各位谨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愿疫情早日退去,国强民安。
为什么腾讯和阿里的nft都不能个人交易你想问的是不是境内个人购买NFT,限制流通?
据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公开说法,NFT主要应用于数字艺术与收藏、IP限量周边开发等业务。总体来看,国内卖方对NFT的流通作出了两面的限制。其一,国内NFT的采取的是限量销售模式,数量有限。现阶段国内NFT平台推出的NFT产品大都是限量版,以此提高产品的稀缺性,营造一种稀缺氛围。例如,前段时间某公司发布了限量版NFT皮肤,导致这两款皮肤被瞬间抢光,热度空前。
其二,国内生成并流通的NFT金融属性弱。所谓金融产品,是指各种具有经济价值,可进行公开交易或兑现的非实物资产。金融产品具有两方面的特性:第一,产品价格取决于市场的资金规模,而非其本身价值。
国内数字藏品与国外NFT有什么区别数字藏品、NFT,相信有部分小伙伴是有听说过的,尤其数字藏品目前在国内是非常火的,很多人如今更是把数字藏品当作了一大收藏爱好,那么大家知道国内数字藏品与国外NFT有什么区别吗?国内数字藏品与国外NFT主要有以下六大方面的区别,下面和我来具体了解看看吧。
一、参与者不同
1.平台参与者:国外的平台参与者是以Opensea、LooksRare等获得官方授权的NFT大型交易平台为主,国内则以鲸探、幻核、元视觉等具有强大背景平台为主,此外,中国搜索这样的国家队也开始切入NFT平台,其中时藏于2022年3月开始公测。由于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也不断有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参与进来,其中不乏大量浑水摸鱼、动则卷款跑路的小平台。
2.购买者:国外交易过至少一次NFT的用户总数约为400万人,而国内约100万人,目前国内的买家规模正在在飞速扩大。
3.NFT制作参与者:国外人人可参与,国内则以机构、企业、签约艺人为主,能进入大平台的要求更高,主要是国内的博物馆、文化、旅游、出版、传媒等企事业单位,此外就是一些知名度较高的艺术家及私营企业,普通人基本上被限制排除在外。
二、市场规模不同
目前国内整个数字藏品的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国内最大的数字藏品平台鲸探,从2021年6月上线到2022年3月,一共发行300多套数字藏品,总数量约360万个,总交易额约5800万元,均价约16元/个。其次就是腾讯的幻核,交易额约1500万元,视觉中国旗下的元视觉刚上线三个月总交易额就突破800万元,所有国内正规NFT平台总交易额不超过1亿,月均交易额不足1千万,而国外的月交易总额超过300亿元,是我国市场规模的3000倍。
三、政策开放程度不同:
国外的NFT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和炒作,国内正规平台的NFT目前只能在一级市场交易,部分正规平台允许在持有一段时间后转赠给他人,此外,只能是机构或者签约艺术家铸造NFT,不允许普通个人铸造。
整体而言,目前没有数字藏品方面的任何法律法规,数字藏品的默认规则,是建立在不炒作虚拟货币的基础之上,所以国内的数字藏品市场目前鱼龙混杂,乱象丛生,有阿里、腾讯、百度、中国搜索这样的大企业推出的大平台,也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推出的小平台,有部分小平台甚至已经开放了二级市场交易炒作。
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通过数字人民币来解决NFT乱象成为可能,国内NFT市场有望得到规范,大平台也有望放开二级市场,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判断,仅供参考。
四、NFT作品差别较大
国外最受市场欢迎的作品是以纯原创的为主,国内作品则刚好相反,非原创的作品更受欢迎。如知名古董、文物、字画、壁画、名胜古迹衍生的图片、3D及视频等,小说、动漫、影视衍生的数字盲盒、潮玩、图片等,天马行空的原创,目前在国内基本不被接受,当然,目前限制普通大众参与是导致创意缺失是一个关键原因。不得不提的是,国外的NFT是完全差异化的,是唯一的,没有任何两个NFT的形状是一样的,而国内的NFT则是可以有一样的形状,仅仅通过上链时不同的数字编号来进行唯一化。
五、炒作情况差别较大
国外能够在二级市场疯狂炒作,铸造NFT的艺术家和早期参与的玩家,大多数都赚的盆满钵满,增值几百倍到几千倍甚至万倍以上的NFT都是家常便饭,当然,后参与的也有很多被割韭菜。
国内当前基本处于一级市场,且发行价格都比较低,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很多数字藏品在转赠期满后都出现了大幅增值。小平台则私下操作,如2022年2月,一个叫数藏中国的小平台,发行了一款建立在“文昌链”上19.9元的创世徽章,一个月就增值了1000倍,由19.9增值到20000多元,还有价无市。大平台为了规避风险,严禁炒作,如鲸探在180天转赠期刚满的2022年2月22日,就修改用户处罚协议,针对有偿转售数字藏品进行处罚。
六、底层协议差别较大
国外的NFT主要是建立在以太坊、比特币等公链之上,是完全去中心化的,交易也是通过虚拟货币进行结算。由于监管的需要,国内则主要是建立在蚂蚁链、至信链、长安链等联盟链上,是不完全去中心化的。
以上就是国内数字藏品与国外NFT有什么区别介绍了。希望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本文地址:http://cj.cj8808.cn/141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